伯杰动态

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所有的cookie。如果您想详细的了解我们如何使用cookie,请访问我们的 隐私政策.

升级!下呼吸道感染别再「经验用药」,分阶段精准检测为诊疗提速

2025-09-16





01

呼吸道感染的全球疾病负担


呼吸道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急性疾病之一,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因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数据,2021年全球下呼吸道感染的新发病例数为3.44亿次,全年龄发病率高达4350例/10万。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下呼吸道感染(LRTI)导致的儿童死亡率尤为突出,且仍是全球第7大死因,其年龄标准化死亡率高于肺癌、结核病等疾病。


02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


我国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构成以细菌为主。Chinet 2023年监测数据显示,临床分离的主要致病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伯杰医疗的六项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基因检测试剂盒联合使用,可覆盖74.2%的临床常见细菌分离谱,为病原学诊断提供重要支持。


03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局限性与挑战


受传统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48~72小时)时效性的限制,临床在治疗初期(尤其是前48~72小时)不得不依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经验性治疗的核心弊端

尽管经验性治疗会结合患者耐药风险、病史及影像学结果,仍存在以下问题:

• 致病菌覆盖不全:常规方案无法覆盖部分常见病原菌(如耐药菌株)。例如,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达22.6%~23.4%,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CRAB)检出率上升至71.5%[1],耐药基因型以OXA-23为主。

• 加剧细菌耐药:广谱抗生素的“撒网式”使用对耐药菌株形成选择性压力,导致耐药基因传播。我国MRSA比例已达29.2%,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以KPC、NDM和OXA-48型为主。

• 增加治疗风险:诊断滞后,可能会延误重症患者病情控制,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喹诺酮类药物的神经毒性),且会提高医疗支出。


04

分子诊断:破解困局的核心技术


1. 技术突破:从“经验”到“精准”

分子诊断通过核酸检测技术实现“先定菌-再耐药”的检测策略,可在1小时内完成病原菌鉴定和耐药基因分析,突破传统培养的滞后性瓶颈,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2. 临床价值与获益

• 精准制定治疗方案:明确病原菌及耐药基因型后,可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例如,检出MRSA时需选用万古霉素或替加环素;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如CRPA、CRAB)需选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或多粘菌素。

• 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感染控制时间,降低重症转化率和死亡率,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 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无效检测和药物误用,缩短住院周期,符合医保控费趋势。

• 院感防控预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等重症科室,可早期识别耐药菌株暴发(如CRAB),助力溯源与传播控制。

• 数据监测支持:持续积累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数据,为区域治疗指南的制定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05

伯杰医疗

下呼吸道检测方案的实践应用


伯杰医疗下呼吸道检测系列试剂盒通过“病原菌鉴定-耐药基因分析”的贯序策略,构建了从快速诊断到精准治疗的闭环:

• 六项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可快速鉴定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6种常见致病菌,为早期病原学诊断奠定基础。

• 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覆盖KPC、NDM、OXA-48、OXA-23等主要耐药基因,预警碳青霉烯类药物失效,指导替代药物选择(如舒巴坦-度洛巴坦)。

• MRSA耐药性基因检测试剂盒:同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药基因(mecA),直接决定是否使用万古霉素等特殊级抗生素。




























总结

下呼吸道感染的传统诊疗模式因依赖经验性治疗,面临耐药加剧、疗效不足和医疗成本上升等挑战。分子诊断技术通过“先定菌-再耐药”的精准诊断策略,显著提升了病原学诊断效率,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用药依据。上海伯杰医疗的下呼吸道检测系列试剂盒通过快速鉴定病原菌和耐药基因,有效弥补了经验性治疗的局限性,推动LRTI诊疗从“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转变,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同时降低医疗负担并遏制药菌传播。

[1]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指南(2024版)


文字 | 品牌宣传部、医学部

编辑 | 品牌宣传部

图片 | 来源于伯杰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