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抗生素滥用与误用是导致耐药菌株快速传播的重要因素[1]。据《柳叶刀》研究统计,2019年全球因细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死亡人数高达495万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相关死亡达150万例[2];2021年,下呼吸道感染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18万[3]。在此背景下,WHO于2024年5月17日更新发布《细菌优先病原体预警清单》(BPPL),将15类耐药病原菌按威胁等级划分为关键、高度和中等三类,旨在为全球抗生素研发、疾病防控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指引[4]。

①关键优先级:治疗选择有限、高疾病负担(死亡率和发病率)、抗生素耐药性(ABR)呈上升趋势、对公共卫生构成最严重威胁的ABR细菌病原体,或是特别难以预防,并具有高度传播性;
②高度优先级:非常难以治疗、疾病负担(死亡率和发病率)显著、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的ABR细菌病原体,其特别难以预防,具有高度传播性,对此正在开发的潜在治疗方法很少。
③中等优先级:中等治疗难度、中等疾病负担(死亡率和发病率)以及中等耐药趋势相关的ABR细菌病原体,在预防或传播方面存在独特问题。
细菌感染巨大疾病负担
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相契合,《柳叶刀》数据表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所导致的死亡病例高达92.9万例,而与抗生素耐药存在关联的死亡病例更是多达357万例[4]。除此之外,流感嗜血杆菌也是下呼吸道常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一种常见致病菌,可引发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和败血症等。对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构成严重威胁,致高烧、咳嗽、咳痰甚至危及生命。
肺炎克雷伯菌:该菌是重要的下呼吸道致病性微生物,可定植于肠道和呼吸道。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存在基础疾病时,易引发菌群失调导致感染。可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有发热、咳嗽、胸痛,严重可并发败血症。
大肠埃希菌:主要寄居肠道,肠道屏障受损或免疫力低时可侵入下呼吸道致感染,既有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引发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阴性杆菌,近年医院感染检出率上升,具多重耐药性,治疗困难。可引起多种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常见于重症监护室和长期住院患者,感染后可致发热、呼吸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
铜绿假单胞菌:常见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空气中,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等。感染与长期用抗生素、免疫抑制或基础疾病有关,表现为绿色痰液、发热、呼吸困难,治疗难度大。
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肺炎等感染,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严重时可并发风湿热、肾炎等疾病。

图1:下呼吸道感染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诊早治减少重症发生
由于以上致病菌具有高致病性特征,感染后常可引发包括重症肺炎、脓毒症在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建立快速且精准的病原学检测技术体系,对于实现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目前普遍采用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测试方法通常耗时3—7天,这期间,为了应对患者病情,会采用经验性使用抗生素。这可能会加剧细菌耐药性的发展,给后续治疗带来更大挑战。尤其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ICU)、儿科/新生儿科等多科室,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精准诊断指导合理用药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下,国家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临床检验专业及药事管理专业质控中心制订了“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并推荐PCR检测[6]
①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50%。
②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90%。
③接受两个或以上重点药物联用的住院患者,联合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应达到100%。
上海伯杰医疗即将上市的六项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灵敏度:500 copies/mL,采用痰液样本,一小时快速出结果。一次无创采样可以覆盖指南推荐检验的六种下呼吸道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此外伯杰医疗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基因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已上市,灵敏度:500 copies/mL,1小时出报告。
靶标设计合理,紧密贴合WHO细菌优先病原体预警清单,用精准诊断应对细菌耐药。帮助临床实现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早期、快速、精准诊断,有效鉴别常见病原体感染,显著提升细菌感染的临床预警能力。从而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全面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和诊疗质量,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引用文献
[1]Ranjbar R, Alam M.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ollaborators (2022). Global burde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Evid Based Nurs. 2023 Jul 27
[2]GBD 2021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burden of non-COVID-19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aetiologies, 1990-2021: a systematic analysi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Lancet Infect Dis. 2024 Sep;24(9):974-1002
[3]https://www.who.int/news/item/17-05-2024-who-updates-list-of-drug-resistant-bacteria-most-threatening-to-human-health
[4]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Lancet. 2022 Feb 12;399(10325):629-655
[5]GBD 2021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burden of non-COVID-19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aetiologies, 1990-2021: a systematic analysi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Lancet Infect Dis. 2024 Sep;24(9):974-1002
[6]https://www.qiluhospital.com/uploadfile/2022/0120/20220120105510227.pdf
文字 | 市场部
编辑 | 品牌宣传部
审核 | 品牌宣传部
图片 | 来源于伯杰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