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活动

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所有的cookie。如果您想详细的了解我们如何使用cookie,请访问我们的 隐私政策.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也懂策略?看它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023-11-28


有1例68岁男性患者,双眼视力下降伴行走不稳2年,加重3个月。神经眼科体检:双侧瞳孔2.5mm,对光反应存在。视野检查双眼周边视野敏感度下降。颅脑MRI扫描未见颅内占位性病变,仅脑干及小脑结构欠丰满。其他检查无异常,初步考虑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行外周血基因检测提示FAT2杂合突变,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45型相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患者主诉行走不稳略好转。3个月后,患者因发热、咳嗽就诊时行CT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占位。行气管镜活检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建议患者行副肿瘤抗体检查,显示抗神经元核抗体1型(Hu)抗体IgG阳性,提示副肿瘤综合征。修正诊断:Hu-抗体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下跳性眼球震颤、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肺非小细胞肺癌[1]



从上述病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关于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虽然患者起初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疾病,但实则是与肿瘤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这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着实让临床医生为之头疼。那么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到底是怎样的疾病?我们又该使用什么方法进行精准诊断?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什么是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s,PNS)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肿瘤远隔效应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而不是由肿瘤直接浸润、转移所致,也非感染、代谢因素或其他形式抗肿瘤治疗等所引起。2021年版的PNS诊断和治疗标准中将PNS定义为一类特殊的神经系统疾病:(1)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常较为刻板;(2)其发生与肿瘤相关;(3)存在免疫介导的发病机制,其可由经常出现的特定神经元抗体支持[2]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004年推荐诊断标准中基于肿瘤的存在与否以及经典PNS和特异性抗神经元抗体的证据提出了两个级别来定义PNS的诊断级别:明确的PNS和可能的PNS[4]。2021年国际专家小组通过对临床表型、抗体和肿瘤之间的一致性重新评估,通过PNS-Care评分将PNS划分为3个诊断级别,即确诊的、很可能的和可能的PNS。



注:PNS: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高风险表型既往称为经典型PNS,肿瘤是其重要触发因素,表型常提示为副肿瘤性病因,包括脑脊髓炎、边缘性脑炎、斜视性眼阵挛 - 肌阵挛等;中风险表型多是伴或不伴肿瘤的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在没有找到其他解释的情况下,若神经元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可考虑为中风险表型;2高风险抗体多数针对细胞内抗原,是PNS的生物学标志物;中风险抗体与肿瘤的关联程度低,但目标抗原在神经元和肿瘤中都有表达;低风险抗体,目标抗原在相关肿瘤中低表达或不表达。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型


PNS多为亚急性病程,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老年患者多见,女性稍多于男性[3]。其症状多种多样,因受累部位不同而各异。1项欧洲20家中心的研究纳入9年时间基于2004年标准诊断的979例PNS患者的数据显示,最常见的临床表型为小脑变性(24.3%)和感觉神经元病(24.3%),其次为边缘性脑炎(10.0%)、脑脊髓炎(5.6%)和脑干脑炎(5.6%)[4] 。2021年国际专家小组则建议用高风险表型一词替代经典综合征,并引入中风险表型的概念,突出强调了“表型 - 抗体 - 肿瘤”的关联性。今天我们以PNS临床表型风险等级以及抗体风险等级进行叙述。



高风险表型:常提示副肿瘤性病因


包括:脑脊髓炎(encephalomyelitis, EM)、边缘炎(Limbic encephalitis,LE)、亚急性小脑变性(Subacute cerebellar degeneration, SCD)、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O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 OMS)、感觉神经元病(sensory neuropathy, SNN)、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 LEMS)、胃肠道假性梗阻等。


高风险抗体:

与肿瘤关联率>70%,多见于临床高风险表型患者中。详情见下表。



中等风险表型:

发病后迅速进展(<3个月),或脑脊液检测结果、脑/脊髓MRI提示炎症发现时,则考虑为可能的中风险表型。如果符合“可能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标准并检测到高或中风险抗体,则可将其视为中风险表型(确诊的LE除外)。


中风险抗体:

30%~70%与肿瘤相关,目标抗原在神经元和肿瘤中都有表达,常见于高风险表型和中风险表型。详情见下表。



低风险抗体:

与肿瘤关联率<30%,抗原在相关肿瘤中低表达或不表达。详情见下表。




PNS相关抗体的检测


2021年标准中提出当怀疑为PNS时,应及时按前文描述的表型或抗体类型启动筛查。对PNS 而言,目前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具有诊断意义,金标准检测方法包括啮齿动物脑组织[基于组织底物的实验(tissue-based assay,TBA)]免疫化学/免疫荧光,以及使用重组蛋白免疫印迹(针对大多数细胞内抗体)或基于细胞底物的实验(cell-based assay,CBA;针对细胞表面/突触蛋白抗体)[2]。PNS患者可以同时合并1种及/或以上的肿瘤,如果发现的肿瘤对于所怀疑表型或抗体类型属于非典型者,则应考虑筛查是否存在其他肿瘤。

伯鉴医学基于临床需求,开展CBA+TBA联合检测,其中CBA检测的高特异性和灵敏度,能极大提高检出的阳性率,基于猴小脑和海马体的TBA检测可对该组织所含的所有靶抗原对应的抗体进行提示,进而减少临床漏诊率。此外,血清或脑脊液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抗体类型而异,临床推荐血清+脑脊液双样本类型平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伯鉴医学简介


伯鉴医学包括上海伯鉴医学检验实验室和郑州伯鉴医学检验实验室,均是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聚焦临床专科疾病和个性化医学的精准诊疗,拥有PCR(Real-timePCR)平台、高通量测序平台、细胞遗传平台、临床免疫平台、科研平台等多个专业实验室,遵循ISO15189 (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 A P)认可条款的双国际标准建立了完善的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面向各级综合及专科医院、高校院所及科研机构在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等疾病领域提供临床检验、医学科研、CRO、转化医学研究等专业特检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倩,冯超逸等. 1例副肿瘤综合征导致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诊疗[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3,23(4):342-344.DOI:10.14166/j.issn.1671-420.2023.04.018.

[2] Graus F, Vogrig A, Muñiz-Castrillo S, et al. Updat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s.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2021;8(4):e1014. Published 2021 May 18. doi:10.1212/NXI.0000000000001014.

[3] Flanagan EP. Paraneoplastic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J].Continuum(Minneap Minn),2020,26(6):1602-1628.

[4] Graus F, Delattre JY, Antoine JC, et al. Recommend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4;75(8):1135-1140. doi:10.1136/jnnp.2003.034447

[4] Giometto B,Grisold W,Vitaliani R,et al. 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 in the PNS Euronetwork database:a European studyfrom 20 centers[J]. Arch Neurol,2010,67(3):330-335.



文字丨伯鉴医学

编辑丨品牌宣传部

审核丨品牌宣传部

图片丨来源于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更新诊断标准(2021)、伯杰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