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杰动态

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所有的cookie。如果您想详细的了解我们如何使用cookie,请访问我们的 隐私政策.

疾控数据提示!肠道感染小高峰来袭,儿童易高发!

2025-11-12

最新数据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全国共报告手足口发病数378738例,约为9月发病数15.98万例的2.37倍,是24年同期发病数4.65万的8.14倍。

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中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分别为12.98%、33.86%和53.16%。

根据我国手足口病既往流行特征,综合研判预计 10 月病例数呈持续增多趋势,托幼机构/学校聚集性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典型特征为口腔、手、脚出现疱疹或溃疡,多数患儿伴随低热,通常一周内可自愈。但需警惕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症,若出现持续高热、惊跳、肢体抖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与高危人群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生,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2008年5月手足口病被我国卫生部列入丙类传染病,并纳入法定报告。既往监测结果显示,多数区域呈双高峰暴发,在每年春夏季(4-7月)与秋冬季(9-11月)。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接触、飞沫、消化道等方式传播。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患儿的唾液、疱疹液、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健康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奶瓶、衣物、床上用品等,再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就可能被感染。


肠道病毒危害,不止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病是人类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易感人群感染后可以引起多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AM)、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急性心肌炎和心包炎、疱疹性咽峡炎、类似风疹的出疹性疾病等[2],例如,肠道病毒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3]。而柯萨奇病毒B组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为常见,也可合并重症心肌炎抢救成功率低[4-6]


诺如病毒是感染性腹泻优势病原体

感染性腹泻(也称急性胃肠炎)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性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公认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 原因。感染性腹泻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诺如病毒是最为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之一,且易引起聚集性传播暴发, 是我国感染性腹泻病爆发的优势病原体(60%-96%)。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可发生,冬春季高发,易在封闭、人群密集的场所暴发。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有人群普遍易感,5 岁以下幼儿与50 岁以上老年人感染后症状更重,并发症风险更高[7]。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人群感染后更易发病。潜伏期1~3天,多为1~2天。诺如病毒感染起病急,临床表现以呕吐(87.50%)、恶心(70.83%)、头痛/头晕(50.00%)、腹泻(41.67%)为主[8] 通常1~3 天自愈,少数可持续5 天;免疫低下者可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约 30%感染者为隐性感染但可排毒,是重要传染源 。


精准诊断的临床与公共卫生价值

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临床症状判断,但存在较高的误诊风险,易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发生混淆。随着检测技术发展,实时荧光PCR、高通量测序等分子诊断技术已可实现病原体型别的快速精准鉴定,为临床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如抗病毒治疗或重症监护)提供实验室依据。研究证实,EV-A71灭活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率[9],而基于流行株基因型的早期识别对优化疫苗毒株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在公共卫生防控层面,系统的病原分型监测数据不仅可有效预警聚集性疫情发生,更能为托幼机构消毒隔离、区域性停课等防控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荧光RT-PCR检测是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的首选确诊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缩短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窗口期,实现早诊早治,并可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对重症感染者加强监控,积极预防并发症,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

科学应对诺如病毒,国家卫健委组织于2025年9月印发的《诺如病毒胃肠炎诊疗方案(2025年版)》方案中指出,诺如病毒病原学检查标本包括呕吐物、粪便和肛拭子,其中核酸检测的标准为“诺如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在诊断原则中提到,如发现有共同暴露史的2例及以上以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病例,应怀疑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需上报疾控部门并开展病原学检测(包括核酸检测)。确诊病例定义为“疑似病例,诺如病毒核酸、抗原检测阳性或分离到病毒”。 这些内容明确了核酸检测在诺如病毒感染诊断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在聚集性疫情的确认和溯源中具有关键作用。


伯杰消化道感染检测解决方案

伯杰医疗消化道感染检测解决方案针对肠道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的精准诊断需求,两款产品基于荧光RT-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相关病毒,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公共卫生防控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实现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的早发现、早干预,降低重症发生率和疫情传播风险。


文字 | 品牌宣传部、医学部

编辑 | 品牌宣传部

图片 | 来源于伯杰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5年9、10月中国需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

[2] 张勇. 肠道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J] .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 29(6) : 445-448.

[3] 封志纯,等.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诊疗与预防专家共识[J]. 临床儿科杂志, 2021, 39(03): 161-166.

[4] 邓自君,等.应用KMB17细胞培养柯萨奇病毒B族1、2、3型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4,19(01):10-14.

[5]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J].传染病信息, 2008, (03): 125-126

[6] 王莹,等. B组柯萨奇病毒与宿主因素在心肌持续感染中的作用 [J] .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 26(3) : 213-216

[7] 王健伟,段招军,等。中国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监测与进化特征研究 [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4, 38 (1): 1-6

[8] 孙恺,朱丹丹,许磊,等。淮安市某幼儿园一起由 GⅡ 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J]. 实用预防医学,2025, 32 (5): 621-624

[9] 单鸣凤, 周凯.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变迁与肠道病毒A71型疫苗接种[J] . 中华儿科杂志, 2020, 58(9) : 78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