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杰动态

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所有的cookie。如果您想详细的了解我们如何使用cookie,请访问我们的 隐私政策.

2025自然大师课堂科研写作研讨会圆满落幕:与顶尖期刊编辑共话学术写作之道

2025-06-30


六月的上海,梅雨初歇,学术的热忱却未减分毫。2025年6月27日至28日,由自然职场(Nature Careers)主办的自然大师课堂(Nature Masterclasses)“科研写作与论文发表交流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隆重举行。这场汇聚了国内外顶尖期刊编辑、资深科研学者的思想盛宴,以其深邃的学术内涵和务实的实践指导,为众多与会者点亮了科研写作的明灯。两天的研讨,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科研精神的淬炼,参与者们带着满载的思考与启发,踏上更为广阔的学术征程。

《Nature》期刊是世界知名的科学期刊,具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Nature》 期刊发表的文章通常具有创新性、重要性和广泛的科学兴趣,且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以确保其质量和科学性。本次讲座致力于协助研究人员提升科研能力,尤其是提高他们在今后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的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检验科负责人卢仁泉教授在本次会议开场致辞中指出,肿瘤医院始终秉持 “科研引领、临床创新” 的发展理念,将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视为推动肿瘤医学进步的重要引擎。“自然大师课堂” 系列课程自引入我院,便成为提升科研实力、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平台。本次大师班的课程设计堪称 “学术定制工坊”,对各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场 “及时雨”。我们实验室里那些凝结着无数日夜心血的研究项目,都将在课程学习与一对一指导中迎来“蜕变时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关明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我们特邀两位在国际学术出版领域深耕多年、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Nature Communications》主编黄庆裕博士和《Nature Chemical Biology》资深编辑宋宜云博士,他们带来的不仅是顶刊文章的创作技巧,更是对学术前沿趋势的敏锐洞察,对科研价值的深刻理解。为我们搭建一座与国际学术前沿直接对话的桥梁,助力我们精准把握科研方向,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两位专家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编辑经验,为与会者揭开了顶级期刊审稿流程的神秘面纱。黄庆裕博士从“优秀论文的特质”切入,指出科学性与创新性仅是基础,真正的突破在于研究者能否以“讲故事的逻辑”构建论文框架,让数据自己发声。他强调,许多被拒稿的研究并非输在质量,而是败于表达——晦涩的句式、冗余的数据堆砌、模糊的结论,往往掩盖了研究的真正价值。宋宜云博士则从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视角,剖析了学科差异下的写作策略,她以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准的图表设计和语言打磨,将工业研发中的技术性成果转化为学术期刊青睐的通用性知识。 

研讨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强烈的实践导向。在“标题与摘要写作”工作坊中,参会者现场撰写并优化自己的研究摘要,由编辑团队进行针对性点评。许多学者表示,这种即时反馈让他们对学术写作的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论文发表中的伦理问题”专题讨论中,两位编辑结合近年来国际上的撤稿案例,强调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特别指出,随着AI检测工具的普及,期刊对图像处理、数据真实性的审查愈发严格,研究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无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

上海伯杰医疗的产线总监陈百宝和上海+华北区域销售总监季敏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作为一家专注于感染性病原体诊断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伯杰医疗始终秉持“人才创新至上”的理念,积极致力于推动国内医学领域人才的发展与能力提升。

两天的研讨会虽短暂,但参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在这个信息爆炸却思想稀缺的时代,自然大师课堂的这场研讨会,犹如一柄锐利的凿子,帮助研究者们剥离学术表达中的杂质,让真正的科学之光得以显现。正如一位参会者反馈:“两天学习,终身受益。我们带走的不是几条写作公式,而是一套完整的科研叙事哲学。”

黄浦江潮起潮落,而中国学术国际化的航程永不停歇。这场研讨会播下的种子,必将在未来的某天,成长为参天的学术森林。


文字丨市场部

编辑丨品牌宣传部

审核丨品牌宣传部

图片丨来源于伯杰医疗